读《Icon:乔布斯》传
昨天夜里把《iCon:乔布斯传》用我的Hanspring Visor读完了,今年已经用这个小东西读了两本畅销书了。第一本是韩寒的新书,讲一个男人和一个妓女的故事,虽然勇敢地直面现实,但是总觉得韩寒新书的语言越来越像郑渊洁在99年的风格了。和他的杂文比起来,反而有些失望。前两天买了ipad,到3月3号,ipad价格大跌,让人懊悔纠结。反倒拾起了那本乔布斯自传读了起来,英文书名为《iCon:Steve Jobs》,非常精妙。当下最为畅销的电子产品就是在乔布斯的关照下开发出的iMac,iPad和iPod了,而书名iCon,一语双关,一方面意指乔布斯性格乖张,追求完美,总是打破既有秩序的反抗者形象(i+Con),另一方面也点出乔布斯成为这个信息时代的一个符号与标志(icon),最后题目的妙处还在于它与乔布斯缔造出来的产品一样的词语结构。相比来,中文书名就明显低了一个档次,叫《缔造苹果传奇》,几乎要泯然于众多商业书籍之中。
作者从乔布斯的童年开始刻画到他对苹果音乐帝国的开发。从中也能够总结出乔布斯一些成功的秘密。
第一, 追求完美。无论是早期的苹果II型电脑还是他重返苹果公司所开发的iPod,他的追求是自己心中的完美电脑。这种对于完美,对于无瑕的产品美感的追求,让他的创业生涯跌宕起伏,他的完美成就了苹果II型电脑的经典地位,而对于iPod完美设计的追求又让他获得巨大成功,iMac家用电脑的吸引人的美丽外形又超越了所有人的想象而得到市场的追逐。但完美的危险同样存在,Next、Lisa、苹果III都是这种完美的牺牲品,但是这些失败了的“完美设计”,虽然市场反应平淡,但与那些跟风的设计相比在使命召唤的时候,他们依然可以闪闪发光,比如说垂垂欲坠的Next系统打败了BeOS最终被苹果公司采纳,其关键在于产品的过硬才给了乔布斯这个机会。
第二, 一种打不败的信念。这种信念不仅反映他对于自己理想的执拗程度上,也反映在他的人际关系上。在对本书的观感上,我认为,对于乔布斯而言无论是好朋友还是他手下的员工,都是乔布斯达成目标的棋子,为了达成他的目标,他不惜损害与这些人的关系。而另一方面这本书也赤裸裸地揭露了商业战争中的残酷。
最后,还是优秀技术的尊重。好的技术的结果有两种,一种是生不逢时,一种是被狂热追捧。Nextstep系统的遭遇就是这样的两重天,在与苹果电脑结合之前,它是一个生不逢时,能力高而不叫座的产品,而与mac结合之后,加上完美的设计,它就成为了市场上的明星产品。但是如果没有乔布斯滚滚热钱的投入,它早就成为一个报废的产品了。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 主页